您所在位置 > 首页 > 质量工程 > 课程建设
【他山之石】协同联动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
日期:2021-01-11 10:58:15  浏览量:856

   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,价值观念和主体选择也日益多元化。教育部印发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》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,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,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时代的关键跃迁。高校在贯彻落实《纲要》的实际中,需重点抓好五方面的工作。

   一是学校党委顶层设计、统筹推进。课程思政涉及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、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等多个方面,不是某一个部门或学院可以单独完成的,必须由学校党委顶层设计、总体协调、统筹推进,才能保证方向正确、决策权威、执行有力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成立“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小组”,党委书记和校长亲自担任组长,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和主管思政工作的副书记担任副组长,各部处和院系负责人为成员,小组定期开会制定课程思政各阶段工作细则。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集体备课,研讨教学内容改革。

   二是示范课程精选精育、有序推进。各类课程与思政元素的天然黏合度差异很大,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蹄疾步稳、有序推进,切不可急于求成。首先是要高度重视第一阶段示范课程的标杆性。首批示范课的教师要思想政治素质过硬、教学科研能力精湛、教书育人水平高超,能够把思政元素与课程完美结合,让学生日学而不察、日用而不觉,这是课程思政示范建设成功的关键;课程覆盖面要广,让更多的学生对课程的建设效果充分认同、真心喜爱。第二阶段应在各院系精选精育1—3门课程,探索总结不同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共性与特殊性。第三阶段再推广至全校各类课程。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保证了课程改革实效性强、少走弯路,使课程思政的理念深入人心。此外,学校还将时政与专业相结合,开设课程思政专题课,增强时效性。今年,学校从新闻舆论、科学素养、法治精神等多个专业视角开设大国战疫系列专题课。青年教师刘娜娜在网络平台首讲“疫情初期国外媒体报道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三种面孔”,学校主要领导和全校师生共同学习,探讨在当今国际舆论环境中青年人应如何积极发声、有效发声,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。

    三是思政元素有机融入、润物无声。经过不断探索,学校总结出“用北航人物讲身边榜样”“用北航故事讲中国故事”“用北航精神讲使命担当”的课程育人模式,将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从抽象的“天边”拉回到具体的“身边”,真正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。实践证明,这些思政内容不但没有挤占专业内容,反而成为专业课堂的“点睛之笔”,增加了课程的吸引力。

    四是各类教师合作实践、协同育人。在第一课堂,各学科教师集体备课,以思政教育工作为纽带,从马克思主义理论、专业学科、综合素养学问中获取思想源泉、学术支撑和文化熏陶,互相学习,形成教育共同体。在第二课堂,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合作带领学生奔赴祖国各地,和学生一起调研国情、服务社会。北航积极探索学生社会实践“双导师制”,每一支实践团队至少配备两名导师——一名思政课教师和一名专业课教师,保证方向性和科学性。教师与学生同吃住、共劳动,学生因“亲其师”而“信其道”,实践教育效果显著提升。

    五是高校之间互学互鉴、共同进步。课程思政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,更是必备内容。新时代明确课程思政理念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。北航依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,总结全国高校课程思政的先进经验,举办首届全国高校课程育人高端论坛,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课程思政的建设理念和方法。

    今后,高校要在教育理念层面凝聚共识,在教师队伍层面加强交流,在教育内容层面同向同行,共同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、全面发展、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(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 赵罡)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来源:中国教育报